1. 首页 > 科普 >

长亭外 古道边(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长亭外,古道边”这是哪首歌里的?

是出自 李叔同 的《送别》这一首歌曲中

送别歌

《送别歌》,是一首由艺术家李叔同作词的中文歌曲。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是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的歌词类似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有古典诗词的文雅,但意思却能平白易懂。

整个中文歌词与曲调结合得十分完美,几乎不能发现是谱曲后重填词的歌曲。有论者认为李叔同的作词是浓缩了古典小说《西厢记》中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的意境。

歌曲: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拓展资料: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长亭外 古道边(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长亭外 古道边(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长亭外古道边歌曲原唱完整版?

这首歌的名字是:《送别》,是作者李叔同写的一首歌曲,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种美国歌曲在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

歌词: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韩磊长亭外古道边原唱?

(我是歌手) 歌手名 韩磊作词 J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

这首歌的原唱不是韩磊,《长亭外古道边》是一首儿歌,由小蓓蕾组合演唱。由李叔同作词,约翰·奥特威作曲最初出现是因为作为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出现

长这是歌曲《送别》,原唱是约翰·P·奥德威。作词李叔同。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送别这首古诗是爱国故事?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优美的旋律依然回响至今。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最优美的歌词。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出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

1914年所作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 古道边(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长亭外 古道边(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是李叔同在留学日本期间所作,是他根据美国作曲家奥特威所作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这首《送别》历经百年,传唱度极高,经久不衰。

长亭外 古道边(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长亭外 古道边(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虽然《送别》是李叔同的填词作品,但歌词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俨然一副地道的中国画,这也把身在日本的李叔同对祖国故乡的怀念之情,写得意味悠远。

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灵中,家园故土既是生长于斯的生命本原与归宿之地,也是念兹在兹的精神栖息所在。

李叔同对于母爱与故园的感念,对于逝去的人伦温情的怀哀,镌刻着中国文化血脉传承的家园意识的深刻印迹,留驻着对于故土与精神家园的怀念深爱。

李叔同置身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中华民族国土沦丧、列强入侵的危亡时代。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家国情怀表现为一种对国家、人民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出时代的救亡图存意识,从中也展现出转型时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不断升华的心路历程。

这份爱国情怀首先表现在,李叔同早期所作的一系列爱国主题的学歌乐堂之中。

长亭外古道边歌曲原曲是什么意思?

长亭外古道边歌曲原曲的歌词是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意思。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是弘一法师1915年写的《送别》里边的开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送别》歌词表达的意思是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草碧色,水绿波,南浦伤如何?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送别》原曲的意思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凄凉的心境等等

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省略碧连啥意思?

意思是:在长亭外面,古道的边上送别亲友,翠绿的草望不见头,仿佛连着天了,形容离人一去千里。 这句话出自李叔同的送别 送别 词: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赏析: 这首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歌词通篇用白描手法,紧扣主题,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它的审美效应,就在“酒尽梦寒”的无言中回荡不已。李叔同的作品充满了哲人的智慧、忧思和悲悯,充满了对生命的思索。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歌词原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歌曲名称是《送别》,原唱是孙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