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体育 >

企业杠杆率的计算公式(企业杠杆率如何计算公式)

本文目录一览:

杠杆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杠杆率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与权益资本的比率,杠杆率是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杠杆率的倒数是杠杆倍数,杠杆倍数越高,越容易受到收益率和贷款利率的影响。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当企业盈利时,增加杠杆能扩大盈利,但是加的过多,风险就会上升。因此高杠杆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

应答时间:2020-08-0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车主贷] 有车就能贷,最高50万

;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杠杆计算公式

设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长度L1、阻力臂长度L2,则

杠杆原理关系式为:F1L1=F2L2

可有以下四种变换式:

F1=F2L2/L1

F2=F1L1/L2

L1=F2L2/F1

L2=F1L1/F2

杠杆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阻力臂皆用虚线表示。力臂的下角标随着力的下角标而改变。例:动力为F3,则动力臂为L3;阻力为F5,阻力臂为L5。)

扩展资料: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变形式:

F1:F2=L2:L1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公式:

F1×L1=F2×L2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不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硬棒就不能成为杠杆,例如酒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

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杠杆

杠杆率的计算公式

在统计上负债与股东权益之比、资产与股东权益之比、资产与负债之比,以及上述指标的倒数,都可用于衡量杠杆率。宏观上,“杠杆率“可以用国家的总负债/总资产来计算,也可以用总债务/GDP来计算。

拓展资料:

杠杆率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与权益资本的比率,杠杆率是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杠杆率的倒数是杠杆倍数,杠杆倍数越高,越容易受到收益率和贷款利率的影响。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当企业盈利时,增加杠杆能扩大盈利,但是加的过多,风险就会上升。因此高杠杆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

杠杆率的优点

引入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的补充手段,其主要优点为:

一是反映股东出资的真金白银对存款人的保护和抵御风险的作用,有利于维持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确保银行拥有一定水平的高质量资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润)。

二是能够避免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复杂性问题,减少资本套利空间。本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如果商业银行利用新资本协议的复杂性进行监管套利, 将会严重影响银行的资本水平。有关数据显示,一些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比率出现背离。2008年年末,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3.1% ,但杠杆比率只有2.9%;UBS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1.5%,杠杆比率却只有2.6%。通过引入杠杆率,能够避免过于复杂的计量问题,控制风险计量的风险。

三是有利于控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通过引入杠杆率,使得资本扩张的规模控制在银行有形资本的一定倍数之内,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

杠杆率的缺点

杠杆率也有其内在缺陷:

一是对不同风险的资产不加以区分,对所有资产都要求同样的资本,难以起到鼓励银行有效控制资产风险的目的。

二是商业银行可能通过将资产表外化等方式规避杠杆率的监管要求。

三是杠杆率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定义, 同时对会计准则有很强的依赖性。

经营杠杆 财务杠杆 总杠杆公式是什么?

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利益是在扩大销售额(营业额)的条件下,由于经营杠杆示意图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对降低,所带来增长程度更快的经营利润。

在一定产销规模内,由于固定成本并不随销售量(营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随着销售量(营业量)的增加,单位销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会相对减少,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系数计算

为了对经营杠杆进行量化,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率”,并用公式加以表示。

计划期经营利润计算公式

在求得经营杠杆系数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

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即EBIT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经营杠杆

杠杆比率到底怎么算? - 百度知道

不是的,按照稳定份额与激进份额的净值有变化的。 每个基金都不一样,如果精算要用到微积分,一般粗算公式如下: 杠杆率=[nav(a)*a份额比+nav(b)*b份额比]/ nav(b)*b份额比 其中:a份额比+b份额比=1;nav(a)是a份的净值,nav(b)是b份的净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